Pricing
Sign Up
Video preload image for 修复右手无名指慢性退行性矢状带断裂
jkl keys enabled
Keyboard Shortcuts:
J - Slow down playback
K - Pause
L - Accelerate playback
  • 标题
  • 1. 简介
  • 2. 患者准备
  • 3. 切口
  • 4. 矢状带和伸肌腱暴露
  • 5. 解除收缩的矢状带
  • 6. 矢状带修复
  • 7. 半脱位丧失的确认
  • 8. 关闭
  • 9. 石膏轭夹板的放置
  • 10. 术后备注

修复右手无名指慢性退行性矢状带断裂

5596 views

Jasmine Wang, BS1; Asif M. Ilyas, MD, MBA, FACS1,2
1 Sidney Kimmel Medical College at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2 Rothman Institute at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Main Text

矢状带断裂是一种导致矢状带断裂的损伤,导致掌指 (MCP) 关节处的趾伸肌 (EDC) 肌腱半脱位。矢状带环绕 MCP 关节处的 EDC 肌腱,作为伸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伸肌腱。这是一种相对不常见的损伤,通常涉及长指,可能在运动员的直接创伤中发生,或在炎症或自发性病例中发生非创伤性损伤;其机制可能是急性或慢性的。常见表现包括 MCP 关节疼痛和肿胀、屈曲时伸肌腱半脱位的可视化以及无法从屈曲位置主动伸展 MCP 关节。在这种情况下,慢性断裂的治疗包括手术修复,然后在相对运动夹板中进行 6 周,其中受伤的 MCP 关节相对于相邻关节伸展得更大。这里的视频演示了右手无名指慢性退行性矢状带断裂的直接修复。

矢状带断裂是一种罕见的损伤,涉及矢状带断裂,导致掌指 (MCP) 关节伸肌腱半脱位。矢状带是一种支持带结构,通过其浅层和深层包围 MCP 关节的趾伸肌 (EDC) 肌腱。它具有附着在掌板和掌横韧带上的桡骨和尺骨成分。1 矢状带作为伸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稳定伸肌腱并防止过度伸展时弓弦。12 

矢状带断裂的机制可以发生在创伤性或非创伤性,更常见的是损伤桡骨矢状带。3 创伤性病例通常涉及对 MCP 关节的直接打击,见于拳击手和武术家,因此被称为“拳击手的指关节”。1 它们也可能发生在 MCP 关节的用力屈曲或伸展或伸肌机制的开放性损伤下。在非创伤性病例中,破裂可以通过日常活动(如弹动手指或揉皱纸张)自发发生,也可能在炎症情况下发生,如骨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12

破裂分为三种类型,最初由 Rayan 和 Murray 在 1994 年描述。3

  • I 型:矢状带断裂,无肌腱不稳定
  • II 型:矢状带断裂伴肌腱半脱位
  • III 型:矢状带断裂伴肌腱脱位

患者通常抱怨 MCP 关节疼痛和肿胀,最常见的是长指。它们还可能描述 MCP 关节弹响感。

检查时,可以看到伸肌腱向掌骨头边缘或 MCP 屈曲时进入掌间隐窝的半脱位或脱位。1 患者可能因疼痛而出现伸肌滞后或屈曲减少。为了区分矢状带损伤和伸肌腱功能障碍,患者将无法主动伸展弯曲的 MCP 关节,但一旦被动放置在该位置,将能够保持伸展。在伸肌腱功能障碍中,患者将能够主动伸展弯曲的 MCP 关节,但无法保持伸展。2 患者也可能有假性触发性,继发于半脱位发生的捻发音,这与真性扳机指区分开来很重要,以防止不必要的扳机释放手术。1

影像学检查可确诊矢状带破裂。获得一系列后前位、侧位和斜位的手部 X 线片,以排除骨折或脱位。1 此外,Brewerton 视图,即 MCP 关节屈曲 65° 的前后图,其中 X 射线束径向指向 15°,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描述关节的病理特征。1、2 动态超声检查可以显示屈曲时肌腱不稳定的情况。4 磁共振 (MR) 成像可以确认破裂,MR 关节造影可以显示关节囊是否完整,因为破裂表明非手术治疗的预后不良。1

大多数急性和闭合性损伤病例可以在受伤后三周内尽快放置相对运动夹板进行非手术治疗。2、5、6 相对运动夹板将受伤的 MCP 关节相对于相邻手指的伸展度扩大 15° 至 20°,显着减少施加在肌腱上的力。夹板佩戴六周,鼓励在夹板中尽可能完全屈曲和伸展手指。6 在此之后几乎不需要额外的治疗,并且在高达 71-84% 的病例中有效。1

手术适用于开放性损伤、慢性破裂和非手术治疗失败的患者。一般技术包括矢状带修复和伸肌腱再集中,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以评估肌腱稳定性。1、2 文献中报道了许多关于在直接修复不足时增强修复或稳定肌腱的策略的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近端或远端 EDC 条带在缝合到完整的 EDC 或关节囊之前所布线的结构。这些包括掌侧骨间肌、深横掌韧带、桡侧副韧带和腰肌腱。1 其他人报告了肌腱移植滑轮的成功,使用直接穿过掌骨头的掌长肌、连接肌腱或伸肌支持带。6 在慢性病例中,可能需要松解紧密的尺侧结构或浸润桡状带。2 关于是否应该修复关节囊存在相当大的争论,因为过度修复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度缩小。1、2

如上所述,治疗目标是最终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功能并稳定伸肌腱。在本案中,由于破裂的慢性性质,患者接受了手术,通过直接修复完成,不需要增大。

修复是在局部麻醉下以完全清醒的方式进行的。这允许评估矢状带修复后的半脱位;但是,手术可以在其他形式的麻醉下进行。手术部位直接在第四掌骨头上方标记出来,与伸肌机制的第五区一致。进行钝性解剖,直到伸肌腱和矢状带完全暴露。一旦暴露,患者的主动运动证实伸肌腱半脱位,最常见的是尺侧方向,这意味着桡骨矢状带功能不全。在急性破裂的情况下,矢状带的末端很容易接近和修复。在慢性破裂中,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组织进行初步修复。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确认有足够的组织沿桡侧进行一期修复。此外,在慢性病例中,受阻侧通常会收缩,可能需要松解以帮助伸肌机制居中,如此处所示。对于慢性破裂,需要伸肌机制的灌扎,通过不可吸收的 2-0 或 3-0 缝合以 8 字形方式完成。

手术后,将伤口清洗、闭合和包扎,将手放在骨形轭夹板中,在接下来的六周内佩戴。这是一种基于手的夹板,可将 MP 关节相对于其他 MP 关节置于伸展状态,以减轻修复工作,同时仍允许肌腱偏移发生。但是,DIP 和 PIP 关节都保持自由,并且允许患者在夹板内移动手指。

这里的案例包括修复无名指的慢性退行性矢状带断裂。矢状带断裂是一种伸肌腱损伤,导致伸肌腱在掌骨头上半脱位,伴有主动屈曲和伸展。它们可能是创伤性的,也可以是非创伤性的,就像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急性病例通过夹板非手术治疗,71% 或更多病例症状消退。2、7 在这种情况下,慢性破裂需要手术,其结果与非手术治疗相似或更好。1、3、8

矢状带断裂修复的主要并发症是复发;然而,这些非常罕见,没有足够的文献来描述这些情况。1、3、8 一般来说,关于理想的修复方法仍然存在争议,尤其是关于矢状带的增强方法。一种选择是将尺侧接合肌腱通过修复的桡骨矢状带转移。1 另一种选择是利用 EDC 肌腱的近端或远端条带绕过掌侧骨间肌、深掌横韧带、桡侧副韧带或腰肌腱。1、2 第三种选择涉及通过掌长肌、连接肌腱或伸肌支持带创建肌腱移植滑轮,该支持带穿过掌骨头和肌腱背侧,然后缝合到自身。6 所有这些方法都取得了出色的效果。1、2 对于合并破裂的关节囊损伤的处理也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胶囊修复成功并恢复完全活动,而其他研究警告不要降低 MCP 屈曲的可能性。1、2 尽管手术技术存在差异,但外科医生的术后护理相对一致。放置 4 到 6 周的相对运动夹板优于以前使用的将 MCP 关节置于中立位置的夹板。阿拉伯数字 

然而,仍然需要关于理想手术技术和关节囊修复清晰度的更有力的研究和文献。队列规模较大的研究将允许更高质量的结论,并有助于护理的标准化。

x1 3-0 不可吸收缝合线,Ethibond Excel

X1 骨形轭夹板

没什么可透露的。

本视频文章中提到的患者已同意拍摄,并且知道信息和图像将在网上发布。

Citations

  1. Kleinhenz BP, Adams BD. 掌指关节闭合矢状带损伤。 Ortho Surgical 的 J Am Acad。2015;23(7):415-423. doi:10.5435/jaaos-d-13-00203.
  2. Sivakumar B、Graham DJ、Hile M、Lawson R. 矢状带损伤:分类系统的回顾和修改。 J 手外科。2022;47(1):69-77. doi:10.1016/j.jhsa.2021.09.011.
  3. Rayan GM, Murray D. 闭合矢状带损伤的分类和治疗。 J 手外科。1994;19(4):590-594. doi:10.1016/0363-5023(94)90261-5.
  4. Kichouh M, De Maeseneer M, Jager T, Marcelis S, Van Hedent E, De Mey J.志愿者矢状带的厚度:手指的高分辨率超声。 外科 Rad Anat。2010;33(1):65-70. doi:10.1007/s00276-010-0693-6.
  5. Inoue G, Tamura Y. 掌指关节上伸肌腱脱位。 J 手外科 AM。1996;21(3):464-469. doi:10.1016/S0363-5023(96)80364-9.
  6. 相对运动夹板:伸肌腱损伤和修复后的主动运动。 J 手外科。2014;39(6):1187-1194. doi:10.1016/j.jhsa.2014.03.015.
  7. Roh YH, Hong SW, Gong HS, Baek GH.非手术治疗掌指关节矢状带损伤的预后因素。 J 手外科。2019;44(10):897.e1-897.e5。 doi:10.1016/j.jhsa.2018.11.011.
  8. Ishizuki M, Sugihara T, Wakabayashi Y, Shirasaka R, Aoyama H. 手指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断裂的 Stener 样病变。 J 正骨科学。2009;14(2):150-154. doi:10.1007/s00776-008-1301-z.

Cite this article

王 J,伊利亚斯 AM。修复右手无名指的慢性退行性矢状带断裂。 J Med Insight. 2023;2023(331). doi:10.24296/jomi/331.

Share this Article

Authors

Filmed At:

Rothman Institute

Article Information

Publication Date
Article ID331
Production ID0331
Volume2023
Issue331
DOI
https://doi.org/10.24296/jomi/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