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cing
Sign Up
Video preload image for 2 区 FDP 肌腱撕裂伤的屈肌腱修复术
jkl keys enabled
Keyboard Shortcuts:
J - Slow down playback
K - Pause
L - Accelerate playback
  • 标题
  • 1. 简介
  • 2. 手术方法
  • 3. 切口
  • 4. 创建 Flaps
  • 5. FDP 肌腱修复
  • 6. 表肌腱修复
  • 7. 关闭
  • 8. 放置背侧延长块夹板

2 区 FDP 肌腱撕裂伤的屈肌腱修复术

10077 views

Chaim Miller1; Asif M. Ilyas, MD, MBA, FACS1,2
1 Sidney Kimmel Medical College at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2 Rothman Institute at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Main Text

这个案例是针对小指屈肌腱损伤的 2 区屈肌腱修复术。主治外科医生使用 4-0 Ethibond 缝合线和改良的 Kessler 缝合进行了修复,从而产生了 8 芯股修复。该手术是在完全清醒的局部麻醉无止血带 (WALANT) 协议下进行的,除其他优势外,该方案允许外科医生测试修复并为患者设定康复后的期望。该程序从 Brunner 切口开始,并以水平床垫方式用 5-0 铬缝合线闭合。闭合后,应用背侧延长块石膏夹板。该手术的适应症是恢复远端指间 (DIP) 关节的小指屈曲。手指屈肌腱包括趾浅屈肌 (FDS) 和趾深屈肌 (FDP)。2 区屈肌腱损伤的常见原因包括手掌侧的浅表和深部撕裂伤、挤压伤和锯片割伤。早期手术修复是肌腱断裂超过 60% 的确定性治疗方法。术后,患者接受主动伸展 - 被动屈曲以实现肌腱的功能性滑动。患者有望在 6-8 周后恢复轻度活动,并在 10-12 周左右恢复重度活动。

屈肌腱损伤包括趾浅屈肌 (FDS)、趾深屈肌 (FDP) 或拇长屈肌 (FPL) 肌腱的创伤。这些肌腱损伤被认为很少见,2018 年的发病率为每 100,000 人 4.83 人。1 屈肌腱损伤主要由 Kleinert 和 Verdan 首先在五个特定区域中概述的受伤部位来描述。12

区域 1:从 FDS 插入到 FDP 肌腱的区域。

区域 2:A1 滑轮与 FDS 插入的近端。

区域 3:腕韧带的远端横侧到 A1 滑轮。

区域 4:腕管。

第 5 区:腕横韧带与前臂近端肌腱交界处的近端边界。

屈肌腱损伤经常导致手部手指无法弯曲,需要手术修复,最好在受伤后 10 天内进行。3 

患者通常表现为受累手指远端指间 (DIP) 或近端指间 (PIP) 关节主动屈曲丧失,伴有完全撕裂。了解机制或损伤(干净的或脏的刀)有助于做出影响围手术期和术后护理的决策。4

患者的右小指伸展。该患者表现为级联反应改变,并且无法在 PIP 屈曲完整的情况下屈曲 DIP。被动 ROM 完好无损。掌指 (MCP) 关节掌根处有 2 cm 的撕裂伤,用缝合线闭合。所有手指、手和手腕的神经血管完整。

可进行 X 线片检查以排除相关骨折。超声可用于评估可疑的撕裂伤。

如果不及时手术干预修复屈肌腱断裂,由于近端肌腱肿胀、肌腱收缩和肌肉纤维化,可能无法再通过原发性肌腱修复愈合。如果不进行干预,由于疤痕组织的发展和肌腱近端回缩,患者的手指屈曲强度和 ROM 可能会降低。5 对于 2 区损伤尤其如此,其中多个滑轮和中间肌腱的存在会损害肌腱的自由运动。6 

在处理部分与完全肌腱断裂时,治疗选择差异很大。1995 年完成的一项调查发现,75% 的受访手外科医生会修复大于 50% 肌腱的部分肌腱撕裂伤。7 最近的研究表明,临界值已上升到 60%。4 然而,肌腱完全断裂的护理标准(如本例)是手术修复。维修的时间表存在争议;然而,人们一致认为,越早修复,结果就越好。术后康复包括主动伸展 - 被动屈曲以实现功能和滑动,同时避免肌腱断裂。8

外科医生有多种技术可以修复肌腱;然而,肌腱修复是核心和外周缝合的伴侣,两者都有助于修复的强度。研究表明,肌腱修复的强度与穿过修复部位的缝合线数量成正比。910 用于肌腱修复的缝合材料的选择是高度可变的,取决于外科医生的偏好和个人经验。11 最近的研究还阐明了这样一个概念,即在强芯缝合的情况下,缺乏外周缝合线不会产生术后肌腱修复断裂。12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了手术肌腱修复,以建立整个 DIP 关节的屈肌功能。修复是通过 4-0 Ethibond 缝合和改良的 Kessler 缝合完成的,从而产生了 2 芯股修复。理想情况下,使用 4 或 6 个支架修复;因此,放置额外的缝合线以扩大修复部位,从而产生 8 芯股线修复,同时放置上层肌腱缝合。

在手指严重多发组织损伤、伤口脏污或污染或屈肌系统上皮肤缺损的情况下,禁用肌腱的一期修复。13

本病例涉及 2 区肌腱损伤修复,涉及 FDP 肌腱在完全断裂后重新连接。肌腱损伤修复的结局因损伤机制而异。伴有骨折、神经损伤、污染伤口、挤压伤以及锯或车床等撕裂机制发生的损伤,结果更差。13-16 患者有望在 6-8 周后恢复轻度活动,并在 10-12 周左右恢复重度活动。成功的康复包括主动伸展 - 被动屈曲练习,以促进强壮和成功的愈合。如果能够进行充分修复,可以在术后 3 天开始早期康复。

该程序的典型手术时间约为 30-60 分钟,可以在镇静或完全清醒的情况下使用局部麻醉剂 (WALANT) 进行。WALANT 技术的好处包括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降低成本、能够测试修复的强度和并发症,以及向患者展示预期的功能目标和适当的术后康复。肌腱修复的并发症包括粘连形成、关节挛缩、肌腱断裂、触发、弓弦、股四头肌和手术干预后的其他常见并发症。17 通过适当的手术技术和康复过程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迄今为止,用于 2 区肌腱修复的最佳技术尚不清楚。缝合线的类型、股线的数量、核心股和外周股的使用以及缝合技术的类型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由于需要手指早期主动运动的力限制,通常认为四股芯缝合(使用 4-0 或 3-0 不可吸收缝合线)是最低要求。18 许多外科医生使用 6 根、8 根或更多绞合线来增加修复强度。应注意避免笨重和扭曲的缝合线,这可能会干扰肌腱的平滑滑动。Tang (2013) 概述了如果其他环形滑轮完好无损且释放小于 2 厘米,则 A2 滑轮的部分排气可以有效地允许更大程度的肌腱运动。结果 的一个显着变化是 2 区屈肌腱修复的断裂率降低。对过去十五年破裂率的审查范围为 0-5%。18 目前正在根据临床 体内 人体研究对所有这些因素的最佳利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不需要特殊设备。

没什么可透露的。

本视频文章中提到的患者已同意拍摄,并且知道信息和图像将在网上发布。

作者要感谢手术室工作人员在制作此视频时提供的帮助。

Citations

  1. Klifto CS, Capo JT, Sapienza A, Yang SS, Paksima N. 屈肌腱损伤。 J Am Acad 骨科外科。2018;26(2):e26-e35。 doi:10.5435/JAAOS-D-16-00316.
  2. Wolfe SW、Pederson WC、Hotchkiss RN、Kozin SH、Cohen MS. Green 手外科手术。 6 版爱思唯尔;2011.
  3. Brotzman SB, Novotny SR. 临床骨科康复:团队方法。 第 4 ,Elsevier;2018.
  4. 格里芬 M、欣多查 S、乔丹 D、萨利赫 M、汗 W。屈肌腱损伤的管理概述。 打开 Orthop J。2012;6:28-35. doi:10.2174/1874325001206010028.
  5. Ruchelsman DE, Christoforou D, Wasserman B, Lee SK, Rettig ME.趾深屈肌腱撕脱损伤。 J Am Acad 骨科外科。2011;19(3):152-162. doi:10.5435/00124635-201103000-00004.
  6. 2 区屈肌腱损伤:冒险进入无人区。 印度骨科杂志。2012;46(6):608-615. doi:10.4103/0019-5413.104183.
  7. 麦卡锡 DM、博德曼 ND III、特拉马格里尼 DM、Sotereanos DG、赫恩登 JH。部分撕裂指屈肌腱的临床管理:对手外科医生的调查 [更正]。 J 手外科 AM。1995;20:273-275. doi:10.1016/s0363-5023(05)80023-1.
  8. Boyer MI、Strickland JW、Engles DR、Sachar K、Leversedge FJ。屈肌腱修复和康复:2002 年的最新技术。 J 骨关节外科 Am.2002;84(9):1684-706.
  9. Barrie KA, Tomak SL, Cholewicki J, Wolfe SW.多股线和锁定缝合线在周期性负荷期间屈肌腱修复间隙形成的作用。 J 手外科 AM。2000;25:714-20. doi:10.1053/jhsu.2000.9414.
  10. Sanders DW、Milne AD、Johnson JA、Dunning CE、Richards RS、King GJ。屈肌腱修复块对模拟主动运动期间肌腱滑动的影响:两股和六股技术的 体外 比较。 J 手外科 AM。2001;26:833-40. doi:10.1053/jhsu.2001.24959.
  11. 吴玉峰, 唐 JB.屈肌腱修复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影响肌腱修复强度的因素。 J 手外科 Eur.2014 年 1 月;39(1):6-19. doi:10.1177/1753193413492914.
  12. Giesen T, Sirotakova M, Copsey AJ, Elliot D. 拇长屈肌初次修复:tang 技术和受控主动动员的进一步经验。 J 手外科 Eur.2009;34:758-61. doi:10.1177/1753193408096025.
  13. 斯特里克兰 JW。屈肌腱修复术。 Hand Clin 先生。1985 年 2 月;1(1):55-68.
  14. Starnes T, Saunders RJ, Means KR Jr. II 区屈肌腱修复的临床结果取决于损伤机制。 J 手外科 AM。2012 年 12 月 1 日;37(12):2532-40. doi:10.1016/j.jhsa.2012.09.021.
  15. 贝尔·克罗托斯基 JA。屈肌腱和周围神经修复。 手部手术。2002 年 7 月;7(1):83-100. doi:10.1142/s021881040200087x.
  16. Kleinert HE、Kutz JE、Atasoy E、Stormo A. 屈肌腱的初次修复。 骨科 Clin North Am.1973 年 10 月 1 日;4(4):865-76.
  17. Lilly SI,梅塞尔 TM。屈肌腱损伤治疗后的并发症。 J Am Acad 骨科外科。2006 年 7 月;14(7):387-396. doi:10.5435/00124635-200607000-00001.
  18. 唐 JB.新的进展正在改善屈肌腱修复。 Plast 重组外科。2018 年 6 月;141(6):1427-37. doi:10.1097/PRS.0000000000004416.

Cite this article

米勒 C,伊利亚斯 AM。2 区 FDP 肌腱撕裂伤的屈肌腱修复。 J Med Insight. 2022;2022(329). doi:10.24296/jomi/329.

Share this Article

Authors

Filmed At:

Rothman Institute

Article Information

Publication Date
Article ID329
Production ID0329
Volume2022
Issue329
DOI
https://doi.org/10.24296/jomi/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