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西岛手指修复
Main Text
泽西指,也称为橄榄球指,是指深屈肌在远端指骨基部(I 区)插入处的撕脱。它通常是由于远端指间关节的用力伸展,同时主动弯曲趾深屈肌引起的。肌腱可能从远端指骨独立撕裂,也可能撕脱并伴有骨碎片。已经开发了一个分类系统,根据趾深屈肌腱回缩的水平以及是否存在骨撕脱性骨折对不同的损伤类型进行分类。趾深屈肌腱断裂在所有年龄组中都有报道,但在运动员中最为常见。这种损伤经常发生在接触性运动中,尤其是美式橄榄球和橄榄球运动中,当对方球员拉扯或逃跑时抓住对方球员的球衣。手术修复是所有趾深屈肌腱完全断裂病例的确定性治疗方法。该视频演示了一种使用缝合锚技术修复球衣手指损伤的手术方法。
泽西指是指指深屈肌 (FDP) 在插入远端指骨(肌腱最薄弱的点)时撕脱。1 这种伤害经常发生在接触性运动中,当时当对方球员拉扯或逃跑时抓住对方球员的球衣。1 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手指上,尽管 80% 的病例发生在无名指。I 区屈肌腱损伤占手部和腕部急性创伤性肌腱损伤的 4%,发病率为每 100,000 人年 33.2 例。阿拉伯数字
球衣手指损伤的分类系统基于肌腱回缩的程度和是否存在骨折。I-III 型由 Leddy 和 Packer 于 1977 年首次描述,此后又增加了两种类型,IV 和 V。1、3、4
- I 型: FDP 肌腱在腰部起点缩回到手掌。
- 第二类: FDP 肌腱在近端指间 (PIP) 关节处缩回 A3 滑轮。
- III 型: 大骨碎片撕脱。FDP 肌腱和骨折碎片都回缩到 A4 滑轮上,因为骨碎片限制了进一步的回缩。
- IV 型: 大骨碎片撕脱,伴随 FDP 肌腱从骨碎片上断裂。由于撕脱的 FDP 未附着在骨碎片上,因此 FDP 缩回手掌中。
- V 型: 大骨碎片撕脱,伴有远端指骨的另一次显着骨折。
患者在运动相关创伤后经常出现手指掌侧疼痛和压痛。一些患者可能会注意到受伤时手指有爆裂声或撕裂感。
无法主动屈曲远端指间 (DIP) 关节是特异性体格检查结果。5 疼痛、瘀斑和水肿也可能出现在受影响指骨的掌侧和近端回缩的 FDP 肌腱上。5、6 在静止位置时,受伤的手指通常会相对于其他手指保持伸展。7 屈肌腱的触诊对于为外科医生提供有关损伤程度的术前信息很重要,因为最大压痛点通常代表肌腱的远端残端。5
为了确认球衣指的诊断并评估术前定位,超声已被证明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成像方式。X 线片可用于评估骨折或骨撕脱碎片。7、8磁共振成像可提供最详细的信息,并且可以识别屈肌腱近端回缩的程度。
如果不进行手术干预,泽西手指患者可能会出现慢性疼痛,并且在复合手指屈曲时活动范围和力量都会永久性下降。7、9 这可能是由于疤痕组织的发展和肌腱继续向近端回缩的趋势而发生的。10
手术修复是所有 FDP 肌腱完全断裂病例的确定性治疗方法。肌腱回缩的程度决定了手术的紧迫性,因为进一步回缩的肌腱更有可能破坏血管,应迅速修复。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几乎所有病例都应尽早进行手术。修复应在受伤后 3 周内完成,以获得最佳术后结果。7 只有当患者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或无法遵守术后康复方案时,才进行非手术治疗。
有多种手术方法用于急性手术修复,包括拉出按钮和缝合锚技术,这些方法尚未显示会产生统计学差异的临床结果。11、12 在慢性损伤的情况下,通常定义为受伤后 3 个月以上,可能会推荐更复杂的手术方法,例如单期或两期肌腱移植与 DIP 关节融合术。1、7、12
手术是必要的,以重建患病手指的无痛主动活动范围并恢复血流。7 由于外科医生的偏好,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了缝合锚技术,因为它已被证明可以达到与其他技术相当的临床结果。11、12
在与运动员合作时,外科医生和患者必须权衡重返赛场的好处与将治疗推迟到赛季结束的相关风险。
本病例介绍了球衣手指修复,这需要将 FDP 重新连接到其在远端指骨上的插入部位。总体而言,早期诊断和手术修复的患者取得了出色的患者报告结果。5 患者可以在 8-12 周内恢复运动和正常活动,并进行有效的术后康复。7、8 有效的术后康复对于预防疤痕挛缩形成至关重要,对于维持手指功能至关重要。7 术后功能的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损伤分类、慢性、修复精度和康复方案。
典型的手术时间为 30-60 分钟,手术可以在镇静下进行,也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全清醒进行。外科医生更喜欢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球衣手指修复,以方便、安全和成本效益,但也能够评估术中修复情况。与球衣手指修复相关的并发症包括粘连、关节挛缩、再断裂、固定丧失、感染和股四头肌,即由于修复肌腱上的张力增加而无法将相邻手指弯曲到修复处。8、13 通过早期诊断、及时修复和有效的术后康复,可以将并发症的风险降至最低。
修复 FDP 撕脱的最佳技术仍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缝合锚代替更传统的拉出式纽扣技术,以实现更强的修复、不存在外固定装置、避免纽扣相关并发症以及易于康复。12 这两种技术之间报告了可比的临床结果,唯一的区别是缝合锚固组在一项研究中报告了显着更快的恢复工作。11 缝合锚技术可实现最大的修复张力,而无需稍后移除。它纠正了与拉出式纽扣技术相关的许多风险,例如甲床受伤,以及皮肤坏死和感染的高风险。然而,缝合锚固技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该技术已被证明在骨质疏松性骨骼中的失败率更高,锚通常需要额外的 FDP 远端推进,这可能会增加术后挛缩的风险。8、10 由于该领域尚未就最佳手术方法达成共识,因此正在进行研究并调查各种手术技术和设备,包括骨锚-背扣组合,以及在缝合材料和肌腱包裹中使用生物制剂。10、12
未使用特殊设备。
没什么可透露的。
本视频文章中提到的患者已同意拍摄,并且知道信息和图像将在网上发布。
作者要感谢手术室工作人员在制作此视频时提供的帮助。
Citations
- 莱迪 JP,包装工 JW。运动员深肌腱插入处撕脱。 J 手外科 AM。1977;2(1):66-69. https://doi.org/10.1016/s0363-5023(77)80012-9
- de Jong JP, Nguyen JT, Sonnema AJ, Nguyen EC, Amadio PC, Moran SL.手部和手腕急性创伤性肌腱损伤的发生率:一项为期 10 年的人群研究。 临床骨科外科。2014;6(2):196-202. https://doi.org/10.4055/cios.2014.6.2.196
- Smith JH, Jr. 深肌腱撕脱伴远端指骨同时关节内骨折--病例报告。 J 手外科 AM。1981;6(6):600-601. https://doi.org/10.1016/s0363-5023(81)80141-4
- Al-Qattan MM. 趾深屈肌腱插入处的 5 型撕脱。 J 手外科 Br.2001;26(5):427-431. https://doi.org/10.1054/jhsb.2001.0619
- 塔特尔 HG,奥尔维 SP,斯特恩 PJ。远端指骨肌腱撕脱损伤。 Clin Orthop Relat Res.2006;445:157-168. https://doi.org/10.1097/01.blo.0000205903.51727.62
- 莱吉特 JC,梅科 CJ。急性手指损伤:第一部分。肌腱和韧带。 我是家庭医生。2006;73(5):810-816.PMID: 16529088.
- Abrego MO,三叶草公司。泽西手指。 StatPearls 的 StatPearls 中。 金银岛(佛罗里达州):StatPearls Publishing 版权所有 © 2020,StatPearls Publishing LLC.;2020.
- Bachoura A、Ferikes AJ、Lubahn JD。运动员槌状指和球衣手指损伤回顾。 Curr Rev 肌肉骨骼医学。2017;10(1):1-9. https://doi.org/10.1007/s12178-017-9395-6
- Elzinga KE, Chung KC. 足球和橄榄球中的手指受伤。 Hand Clin 先生。2017;33(1):149-160. https://doi.org/10.1016/j.hcl.2016.08.007
- Ruchelsman DE, Christoforou D, Wasserman B, Lee SK, Rettig ME.趾深屈肌腱撕脱损伤。 J Am Acad 骨科外科。2011;19(3):152-162. https://doi.org/10.5435/00124635-201103000-00004
- 麦卡利斯特 WV、安布罗斯 HC、卡托利克李、特伦布尔 TE。拉出扣与缝合锚栓用于 i 区屈肌腱修复的比较。 J 手外科 AM。2006;31(2):246-251. https://doi.org/10.1016/j.jhsa.2005.10.020
- Polfer EM, Sabino JM, Katz RD. 指深屈肌修复 i 区:一种外科技术。 J 手外科 AM。2019;44(2):164.e161-164.e165。 https://doi.org/10.1016/j.jhsa.2018.08.015
- Gillig JD、Smith MD、Hutton WC、Jarrett CD。趾深屈肌腱缩短对球衣手指手术修复的影响:尸体生物力学研究。 J Hand Surg Eur Vol.2015;40(7):729-734. https://doi.org/10.1177/1753193415585311
Cite this article
Drummey RM,Ilyas AM。球衣手指修复。 J Med Insight. 2021;2021(297). doi:10.24296/jomi/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