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cing
Sign Up
Video preload image for 脑室内肿瘤切除术
jkl keys enabled
Keyboard Shortcuts:
J - Slow down playback
K - Pause
L - Accelerate playback
  • 标题
  • 1. 简介
  • 2. 冠状动脉缝合开颅术
  • 3. 准备半球空间
  • 4. 打开胼胝体
  • 5. 识别和准备肿瘤
  • 6. 肿瘤切除
  • 7. 开颅闭合术
  • 8. 术后备注

脑室内肿瘤切除术

18955 views

Tyler N. Adams1; Marcus Czabanka, MD2
1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2Charite Hospital Berlin

Main Text

这是一例 49 岁的患者,他表现为持续性头痛,没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进行了 MRI 检查,发现脑室内肿瘤。观察到病灶进入第三脑室并可能压迫 Monro 的两个孔。冠状重建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提出的肿瘤切除方法是半球间经胼胝体入路。

像这样的中枢神经系统 (CNS) 肿瘤是不常见的肿瘤,通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眩晕和视水肿等症状。也有可能患脑积水,因为肿瘤会阻碍脑脊液 (CSF) 流出和癫痫发作的发展。这些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化疗和/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来控制。对于脑室内肿瘤切除术,手术方法可根据肿瘤位置、经验和外科医生的偏好而有所不同。有关手术和患者结局的更多详细信息,将在本文的后续章节中讨论。

脑室肿瘤;脑肿瘤;脑室室性肿瘤;脑。

中枢神经系统 (CNS) 的脑室内肿瘤可起于前颅窝或后颅窝,前者在成人中更常见。在前颅窝的这些肿瘤中,癌型最常见的是室管膜下瘤、中枢神经细胞瘤、脑室内脑膜瘤和转移瘤。1 起源于后颅窝的脑肿瘤通常为室管膜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和脉络丛状瘤。1 2014 年,任何类型的脑肿瘤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 1.4%,占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 2.4%。2 由于位置不稳定,脑室内肿瘤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手术挑战。幸运的是,神经外科的进步已经规避了经皮层入路的大部分固有风险,显微外科手术是脑室内肿瘤患者最重要的发展之一。电离辐射是 CNS 肿瘤的一个众所周知的危险因素。癌症的常见危险因素,烟草、酒精和/或饮食,尚未明确与 CNS 肿瘤的发病机制有关。3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半球间经胼胝体入路切除了一名 49 岁患者持续头痛症状的侧脑室肿瘤。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表现为持续性头痛。这种症状是颅内肿瘤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而有所不同。虽然患者没有表现出其他常见症状,例如癫痫发作,但重要的是要注意这些症状可能发生在其他情况下。阿拉伯数字

颅内肿瘤,取决于它们的位置,可以阻塞脑脊液 (CSF) 束,可能导致脑积水的发展并导致视水肿,这在眼底镜检查中可以观察到。然而,该患者没有出现这些症状。

还值得注意的是,脑室内肿瘤通常是无症状的,是偶然发现的。4 尽管我们的患者没有这些症状,但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这是检测此类肿块的最可靠方法。这突出了全面检查和诊断性测试在颅内肿瘤管理中的重要性。本报告的后续部分将讨论此案的进一步调查和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了最特异性的成像方式,即钆增强 MRI。2 没有特定的放射学特征来区分转移性或原发性肿瘤。如果怀疑转移,胸部和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会发挥作用;然而,在没有指向特定起源的临床特征的情况下,确定颅外肿瘤的主要位置可能很困难。

未经治疗的脑室内和颅内肿瘤不仅会导致症状恶化,还可能引起并发症,例如脑水肿和肿瘤体积生长。虽然颅内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但有可能发生急性颅内或瘤内出血或急性阻塞性脑积水,这表明存在外科急症。5

颅内肿瘤的治疗主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化疗或放疗来优化全手术切除的手术候选者。手术方法因肿瘤所在的心室而异。3

首选化疗方案是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 (ICE)。6 化疗可用于延缓患者首次手术或第二次手术的疾病进展,并且化疗前治疗已被证明具有较高的近乎完全切除率。值得注意的是,化疗的使用与严重的神经认知障碍有关。6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SRS) 和全脑放疗 (WBRT) 也是可以与手术联合使用或替代手术的选择。SRS 和手术切除的结局相似,SRS 仅用于具有多个部位的更晚期疾病患者。7

治疗的目标是切除肿瘤以缓解症状,确定肿瘤的肿瘤类型和其他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并发症。

应始终告知患者每种治疗方案可能产生的副作用。随着显微外科手术的进步,颅内手术的固有风险已显着降低,并且仍然是治疗的最佳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成功的经胼胝体入路切除了一名 49 岁患者侧脑室中的脑室内肿瘤,该患者出现颅内肿块症状。

外科手术从开颅手术开始,在冠状缝合线前 2/3 处和后 1/3 处进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作者建议,对于最佳的血管入路,开颅手术的中点可以瞄准冠状缝合前 2.5 厘米。9

开颅手术后,打开硬脑膜并准备半球间隙。然后准备胼胝体周围动脉和胼胝体。下一步涉及打开胼胝体,去除脑脊液,并识别脑室内肿瘤。

手术的最后阶段是切除肿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胼胝切开术体积小,肿瘤以零碎的方式切除。然而,应该强调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整体移除通常是首选方案。这种全面的方法确保了该程序的成功执行,更多细节将在本报告的后续部分中讨论。

如果有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是脑室内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开胸脑室造口术、神经内窥镜和经胼胝体切除术。3,8 手术技术的选择取决于几个因素,例如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神经内窥镜检查和经胼胝体入路与积极结果相关,例如手术时间缩短、失血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术后疼痛减轻和更早恢复正常活动。或者,神经内窥镜检查正在成为一种更流行的技术,并且也与类似于传统方法的积极结果相关。8 然而,当患者出现较大的肿瘤时,这些方法不适用于这些方法,因为它们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神经内窥镜切除肿瘤可能特别具有挑战性,会导致出血过多,从而延长手术时间。8

SRS 是一种替代手术,有几个适应症:多发性颅内肿瘤、非常大的颅内肿瘤、手术性受限、初次切除后残留的显微镜下病灶。7 SRS 仍然是治疗脑转移性疾病的良好选择。然而,良性肿瘤放疗的风险收益比尚未确定。WBRT 具有广泛的毒性特征,并且由于 SRS 疗法变得更加容易获得而失宠。7

在某些情况下,除了手术干预外,患者还使用 ICE 化疗方案。ICE 疗法通常用于淋巴瘤;然而,它也用于治疗脉络丛癌。在 Lafay-Cousin 等人发表的一项研究中,ICE 疗法已被证明可导致肿瘤生长停止;然而,这种化疗也带来了大量的副作用,包括肾毒性、神经毒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6 尽管有证据表明 ICE 预处理可以提高完全或接近完全切除的可能性,但神经毒性的风险也不容小觑。许多接受 ICE 化疗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表现出明显的神经认知或感觉紊乱。脑室内肿瘤非手术治疗的风险获益比较低。目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这些疗法在脑室内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以及与手术的联合作用。6

标准神经外科设备。

没什么可透露的。

本视频文章中提到的患者已同意拍摄,并且知道信息和图像将在网上发布。

Citations

  1. Scalia G、Silven MP、Costanzo R 等人。脑室内转移:全面的系统评价。 抗癌研究2024 年 2 月;44(2):453-462. doi:10.21873/anticanres.16833.
  2. Perkins A, Liu G. 成人原发性脑肿瘤:诊断和治疗。 我是家庭医生。2016;93(3):211-217。
  3. Dang DD、Rechberger JS、Leonel LCPC 等人。受训者第三脑室常见入路的解剖学分步解剖:前经皮层和半球经胼胝体入路的外科解剖学、手术原则和说明性儿科病例。 Acta Neurochir (维也纳).2023 年 9 月;165(9):2421-2434. doi:10.1007/s00701-023-05697-1.
  4. Cohen-Gadol A. 脑室内手术原理。神经外科地图集:作者:Aaron Cohen-Gadol,医学博士,网址: https://www.neurosurgicalatlas.com/volumes/brain-tumors/intraventricular-tumors/principles-of-intraventricular-surgery。发布时间:2020 年 3 月 12 日。2021 年 4 月 4 日访问。
  5. Oya S、Kim SH、Sade B、Lee JH。颅内脑膜瘤的自然病程。 神经外科杂志。2011 年;114(5):1250-1256. doi:10.3171/2010.12.JNS101623.
  6. Lau G, Drummond J, Zhukova N, Wood P, Janson L. 三联脑室内化疗治疗复发性脉络丛癌。 小儿血癌。2021 年 9 月;68(9):e29094。 doi:10.1002/pbc.29094.
  7. Crompton D, Koffler D, Fekrmandi F, Lehrer EJ, Sheehan JP, Trifiletti DM. 术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作为可切除脑肿瘤的新辅助治疗。J 神经肿瘤。2023 年 10 月;165(1):21-28. doi:10.1007/s11060-023-04466-5.
  8. Xie S, Xu L, Wang K, Sun FJ, Xie MX, Wang P, Xiao SW. 用于脑室内病变切除的内输辅助神经内窥镜技术。 土耳其神经外科。2023;33(6):929-935. doi:10.5137/1019-5149.JTN.32824-20.5.
  9. Aldea S, Apra C, Chauvet D, Le Guérinel C, Bourdillon P. 半球间经胼胝入路:基于血管解剖结构进一步发展。 Neurosurg 修订版2021 年 10 月;44(5):2831-2835. doi:10.1007/s10143-021-01480-x.

Cite this article

Adams TN, Czabanka M. 脑室内肿瘤切除术。 J Med Insight. 2024;2024(141). doi:10.24296/jomi/141.

Share this Article

Authors

Filmed At:

Charite Hospital Berlin

Article Information

Publication Date
Article ID141
Production ID0141
Volume2024
Issue141
DOI
https://doi.org/10.24296/jomi/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