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cing
Sign Up
Video preload image for 疑似小脑淋巴瘤的脑活检
jkl keys enabled
Keyboard Shortcuts:
J - Slow down playback
K - Pause
L - Accelerate playback
  • 标题
  • 1. 简介
  • 2. 活检前患者准备
  • 3. 颅骨孔径
  • 4. 活检
  • 5. 使用荧光灯进行样品评估
  • 6. 术后备注

疑似小脑淋巴瘤的脑活检

40729 views

Procedure Outline

    • 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于硬膜内病变,我们使用全静脉麻醉,通常由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组成。单次抗生素(头孢唑啉)在皮肤切口前 30 分钟给药。在为患者清洗和披上窗帘之前,会进行术前跨学科团队超时,从而允许麻醉师、外科医生和擦洗护士之间进行最佳沟通。在皮肤切口前静脉注射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的荧光物质(荧光素钠),以准备组织进行活检。
    • 将患者置于仰卧位,以便理想地参考导航系统。这比俯卧位更可取,在俯卧位中,患者面向地板,导航系统摄像头不容易看到解剖结构。
    • 皮肤切口用笔标记。
  1.  灭菌
    • 用碘溶液对皮肤消毒 10 分钟。
  2. 患者铺巾
  3. 导航活检引导系统的准备和设置
  1. 通过皮肤和皮下脂肪和肌肉组织切开
    • 体内平衡是通过双极烧灼术获得的。
  2. 穿过颅骨的孔径钻
    • 使用骨钻在小脑上方打开骨头——横窦下方和寰枕膜上方。
    • 硬脑膜的切口以“十字形”方式进行。
    •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程序中的标准步骤,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它被钻头穿孔。
  3. 小脑表面暴露
    • 使用 双极凝固 术凝固入口处的蛛网膜和浅表小脑组织,以防止出血和活检针变形。
  4. 穿刺活检的方法
    • 针头不应接触骨骼、硬脑膜或蛛网膜。
  1. 第一次活检
    • 插入针头以接近对比增强组织,但样本是从与病灶相邻的边界区(在 过渡区)从正常组织采集到病理组织。
  2. 第二次活检(针头深入脑组织以到达病灶中心)
    • 这些样本应位于病灶的核心,用于诊断中枢坏死。评估以确定这些样本是否能提供可靠的诊断。
  3. 活检 3-7,组织最深处
    • 从病变的所有区域采集活检。
  4. 该区域冲洗和患者特写
    • 冲洗以允许骨尘和碎屑加剧感染。
    • 将 Gelfoam 放置在近皮质组织中,用于止血和防止 CSF 渗漏。
    • 缝合肌肉、皮下组织和皮肤。
    • 使用碘酒并使用 3-0 不可吸收线缝合皮肤。
    • 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活检标本,以确定样本是否来自病理组织。荧光样本类似于被破坏的血脑屏障区域,并证明病变在活检过程中是靶向的。
    • 患者被带到 PACU 2-4 小时。
    • 地塞米松给药 3 天(8 毫克,每天 3 次)。
    • 术后 CT 扫描在 16-24 小时后进行,以检测出血。
    • 在对照扫描排除出血后,允许使用低剂量肝素(血栓预防)。
    • 术后第 3 天更换伤口敷料,术后第 3 天后允许淋浴。手术后允许立即进行完全活动。
    • 根据组织学诊断对肿瘤进行治疗。

Share this Article

Authors

Filmed At:

Charite Hospital Berlin

Article Information

Publication Date
Article ID139
Production ID0139
Volume2024
Issue139
DOI
https://doi.org/10.24296/jomi/139